不斷探索汽車智能,比亞迪e平臺3.0怎么樣了?


比亞迪從2003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,就一直致力于電動汽車的研發。在18年的電動化征程中,純電的技術經歷了三次大的迭代。
第一代e平臺1.0突破了純電動汽車整成集成技術、大功率驅動系統技術、高電量電池成組技術以等。e平臺1.0實現了三電關鍵部件的平臺化,同時實現了純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突破。在該平臺上比亞迪主要打造了第一代純電動汽車e6,e6是比亞迪在乘用車電動化領域的開拓性產品。第二代是比亞迪e平臺2.0,該平臺第一次進行了大范圍集成。所以比亞迪在e平臺2.0推出后,實現了整車關鍵系統的平臺化,滿足多樣化、電動化的需求。e平臺2.0打造了一系列的產品,并支撐比亞迪成為中國首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0萬輛的平臺。
新模式下 創新平臺
隨著零部件創新維度已經沒有辦法滿足新能源汽車越來越高的需求,新需求讓主機廠除了要懂整車以外,也要懂零部件,同時還要具備既能設計出來,也能制造出來的能力。在此背景下,從比亞迪的第一款電動車問世后,其就搭建了非常全面的設計制造能力。除了整車集成以外,還打造了從材料、部件、系統、控制到整車集成全產業鏈的設計制造能力。
基于全產業鏈的能力,比亞迪經過數年創新,推出了e平臺3.0,其主要具有安全、高效、智能、美學四大特征。
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
比亞迪在e平臺3.0上,將車身和電池進一步融合,以此賦能整車的安全。
首先,比亞迪在去年推出刀片電池,對于動力電池領域結構上產生非常大的創新效果。該電池是LFP體系,從材料本身而言,就是一個更安全、更穩定的材料體系。同時,刀片電池具有高鋼性的特征,它給整車的安全會有進一步的加強作用;此外,刀片電池可以將電池密度大幅度提升,大幅提高利用率。
其次,在純電平臺的設計上,比亞迪針對電動汽車的特點做了一些專屬的傳遞路徑優化,提升整車的安全性。如比亞迪標配的全框式副車架,讓車身的橫梁、縱梁的傳遞都非常順暢,進一步加強整車安全。
最后是刀片電池本身擁有高鋼性特性,當它與整車設計進一步融合之后,可以進一步提升整車安全,因此讓比亞迪新一代的e平臺3.0基本具備了五星安全能力。當車身與電池的進一步融合后,也讓整車的剛度進一步提升,對整車的駕駛體驗也有更好的提升。
全場景的高效體驗
現在常溫下的續航基本沒有問題,但是其首要問題是能否做到全場景高效,比如在低溫環境下能否做到與常溫一樣的續航。在這個方面,比亞迪有幾方面的考慮。
一是整體驅動系統創新,比亞迪建立了全層級的高效體系,從整車阻力分解到系統級,再到零部件,通過一層層的阻力分解,一層層的優化零部件、優化系統、優化整車阻力。
二是在驅動系統方面,比亞迪采用行業非常流行的功率密度和效率進一步提升,在電控方面,比亞迪采用碳化硅電控,使電控效率、過流能力獲得更大提升。
三是在減速器,減速器除了產生的結構設計優化以外,比亞迪還在思考如何保證低溫油液的流動性,提升潤滑的效率,將減速器的效率也進一步提升。
除了在零部件層級的優化之外,比亞迪在系統層面進行了創新,比亞迪最新八合一的電驅動,它集成了整個電機、電控、減速器、DC、OBC、配電、VCU和BMC。
通過集成,可以把更多的空間讓給車內乘員。比亞迪八合一集成以后,體積大概減少20%左右,整個重量減小15%,重量的降低也讓整車的能耗進一步降低。
影響電動汽車的能耗的第二個方面是熱管理系統。比亞迪e平臺3.0就進行了創新,開發了新熱泵結構,其主要有幾個創新點,比亞迪進行了熱泵與電池熱管理的集成,通過電池的直冷直熱技術,把冷媒直接送到電池里面,更直接的進行熱循環來提升效率。
第三是充電。高電壓系統是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,比亞迪在很早就量產了高電壓方案,并建立了完善的高電壓產業鏈,針對高電壓車型在500V以下充電樁的充電兼容性問題,比亞迪創新了電驅升壓充電方案,通過復用電控的IGBT和電機的電感組成升壓電路,因為充電的時候電機是不用工作,此時就可以把這些零部件復用起來,進一步提升整體效率,同時降低成本。
比亞迪不斷探索汽車智能、美學邊界
在整個架構上,比亞迪在e平臺3.0也開發了全新的智能域控制架構,其包括智能的車控域和智能駕駛域,都在陸續的開發中。同時比亞迪也打造了BYD OS操作系統,操作系統進一步實現了軟硬件的結偶,使OTA效率進一步提高。
通過e平臺3.0的優化集成設計,電驅動集成以后可以釋放更多的前艙空間。通過刀片電池的創新,電池厚度進一步降低,車內空間也進一步釋放,這些優化使電動汽車造型美學的發揮具有更大空間。其次,通過電驅動和電池的空間釋放,e平臺3.0給用戶也帶來了更好的越級空間體驗。最后是拓展,e平臺3.0可以拓展出轎車、SUV等不同形態的車型,實現高拓展性。
比亞迪汽車工程研究院純電平臺總監姜龍表示,比亞迪e平臺3.0針對緊湊型車、中型車、大型車分別開發了不同的細分平臺。在緊湊型平臺,第一款車海豚已經在2021年上市,目前市場認可較高,下一款車在車展亮相過后,就會上市,在2022年還將有一系列的車型與用戶見面。
文章來源:蓋世汽車網
本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,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,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作品侵犯著名權,或有其他諸如版權、肖像權、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,并非本網故意為之,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。